八月热浪中,假捻车间机器轰鸣,丝线在滚烫甬道穿梭。巡检的王师傅挺直腰板——今天,这个日均产几十吨涤纶丝的阵地要过建军节。
加弹机嗡鸣有军营韵律:张力传感器数字像靶场报靶声,丝饼卷绕角度堪比队列间距。车间主任老唐立在展板前,身后加弹机如沉默堡垒,丝线飞旋似待命士兵。军徽投影落在丝线上,无声敬意在众人心中升腾。工人们围拢来,指尖抚过军徽图片上的年轻面庞,似触到钢铁温度。
工艺员小蒋用游标卡尺量丝径,这个曾因视力差落选征兵的年轻人,把军营向往藏进精度里:“每根丝纤度偏差不能超0.5旦尼尔,就像战士枪法,差一点都不行。”车间进度表上,达标班组旁画着五角星。
八一军徽在心间如熔炉星火。加弹机轰鸣如战鼓,我们挥汗时,似与远方军阵同频。守护山河不只在边关,忠于职守的匠心、产品的精微里,能筑无形长城。
子夜,新批假捻丝下线。包装线上,工人系上红丝带。这些将成服装、家纺的丝线,带着温度与敬意走向万家。当它们化作绳索、帆、防护服时,便是献给八一与祖国的誓言——以平凡铸经纬,以坚韧织就劳动者的荣光。(文/芮邦科技假捻一部 陈晓琳)